​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国防科技
首页  > 新闻聚焦 > 国防科技  >  详情 
下一场战争,人工智能或将唱主角
来源:国防科技工业 | 作者:张清源 | 发布时间: 2021-06-11 | 9150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学术PLUS高级评论员《美军人工智能武器化大盘点》一文介绍,从2018年一年的情况看,美军加快人工智能军备显得如此“迫不及待”.....
       2020年11月29日,伊朗核科学家法克里扎德被装置在一辆尼桑汽车(实则无人战车)里的遥控机枪,在距离150米的地方射杀,身边多名保镖无一幸存。此前年初,伊朗名将之花苏莱曼尼被美军静音无人机发射的“地狱火”导弹斩首身亡。“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就这样依靠卫星、无人机、无人战车等高科技设备,丝毫不需要士兵冲锋陷阵流血牺牲就做到了。人工智能武器因此再一次触动了人们的神经。
        01 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 
       从20世纪60年代美军尝试把尚不成熟的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装备起,到现在人工智能已渗透至军事应用各个领域,朝着指挥高效化、打击精确化、操作自动化和行为智能化的“智慧武装”方向发展。这源于近年来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包括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知识图谱(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尽管当下人工智能技术依旧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但是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已经使机器能够自主识别对象和环境、判别和分析条件、优化与抉择方案、采取或取消行动。加上传感器、机器人等与运动控制相关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使武器的智能化水平达到惊人的高度。有研究者指出,人工智能知识图谱(专家系统)用于战争指挥和作战规划,能将以往耗时10几个小时的工作量压缩到1小时。
       美国国防部部署的“深绿”系统,能提前预测战场态势变化,为指挥作战提供重要决策辅助。另外,依靠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可以使武器装备通过经验积累和自我学习不断提升“战场思维”,进一步提升武器装备的自动目标识别能力。
       人工智能算法还可为无人化作战平台实现“运动自如”和集群运动提供一颗“智慧的大脑”。美军“捕食者”“全球鹰”“死神”等无人作战机 ,“山鹑”微型无人侦察机,俄罗斯“天王星-9”无人坦克和“阿玛塔”T-14主战坦克,都显示出骇人的“人类智慧”。
         02 美国正建一支强大智能化军队  
       美国2013年发布《机器人技术路线图》时就决定,要在军用机器人研制领域投入巨额研究经费,并在 2020年前将30%的作战装备改造为无人操作系统。2017年8月,美国国防部表示,未来人工智能战争不可避免,美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加速人工智能战争科技的开发工作。美军推出的“第三次抵消战略”具体指出,以智能化军队、自主化装备和无人化战争为标志的军事变革风暴正在来临,为此将以自主系统、大数据分析、自动化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列为主要发展方向,计划在2035年前初步建成智能化作战体系,对主要对手形成新的军事“代差”;到2050年前美军的作战平台、信息系统、指挥控制全面实现智能化甚至无人化,实现真正的“机器人战争”。
       根据学术PLUS高级评论员《美军人工智能武器化大盘点》一文介绍,从2018年一年的情况看,美军加快人工智能军备显得如此“迫不及待”--
       1月,美国空军启动“数字企业多源开发助手”项目,用于改进军事情报分析;2月,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着力推进人机网络与自适应系统,以增强地理空间情报分析能力;3月,美国陆军组建一支认知计算和机器学习团队,目的是增强陆军的监视与侦察、信号情报、网络攻击等能力;4月,美国陆军宣布研发几乎无需人类干预、能自我决定攻击目标的人工智能无人机;5月,美国陆军着手设计高技术无人装备,使无人坦克和其他装甲战车能够在很少或根本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进行作战;7月,美国国防部提出大力推进航母、两栖攻击舰、驱逐舰以及潜艇等主战装备的人工智能化;8月,美国国防部发布《2017-2042财年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9月,美国空军启动“量子计划”,决定将人工智能实际运用于空军装备列入执行预算;10月,美国空军F-35战斗机用一个机载“威胁资料馆”执行攻击、侦察和作战任务;12月,美军搭载摄像机的无人机应用于叙利亚和乌克兰,一支选定部队的士兵们开始试用一款名为ONYX的外骨骼系统用以提升每位士兵的力量和能力。
       不仅如此,美军还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信息战中的作用。2018年10月,美国陆军协会陆战研究所发布报告《影响力机器--让自动化信息作战成为战略制胜机制》,称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利用算法生成内容、实施个性化的目标锁定和采用密集的信息传播组合,形成“影响力机器”,产生指数级的影响效应。该报告认为,“影响力机器”信息作战在战略层面上的影响力远胜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因为它可以在机器学习的辅助下利用其情感、偏见筛选、锁定那些心理最易受到影响的目标受众,然后将定制的“精神弹药”快速密集地“射向”目标群体,达到影响其心理、操纵其认知的目的。
       而最新的消息是,近日,一架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驾驶的美军U2侦察机首次作为僚机进行试飞,这项技术测试成熟后将大量装备美国空军。著名的兰德公司也发布了题为《国防部对人工智能的态度--评估和改进建议》的报告,就美国国会2019年《国防授权法案》中提出的关于“美国国防部是否已准备好利用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的潜力,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回答,认为国防部人工智能应用的范围可以分为:企业级AI、任务支持级AI、作战级AI,并提出了11条战略和战术建议,以帮助国防部发展和利用人工智能。
        03 人工智能改变未来战争观念与形态  
       对于人工智能武器的作战运用,美国国内存在较大观念分歧,《中国国防报》曾刊载《人工智能武器之辩:新宠还是禁忌》一文对此进行了归纳。
       自主程度之辩。一部分学者认为,要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武器的自主程度,令其在紧急情况下自主施行目标打击等任务。另一部分人认为,赋予人工智能武器过多自主性,可能会造成误击、误伤事件,而且,这些装备在复杂环境下未必能做出最佳选择。
       作战效果之辩。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武器可有效降低己方人员伤亡,最大程度增加敌方损失。也有学者以微型无人机和杀人机器人为例,称上述装备降低了获取难度和使用门槛,敌方武装人员可借此实施非对称打击。
       作战角色之辩。有关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武器的主要作用是“取代人类”,对敌方实施更大规模的打击,但更多人认为,其主要作用应立足于协助人类,施行后勤保障和维修保养等非作战任务。
       道德伦理之辩。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杀伤武器无法做出“创造性抉择”,对于伦理道德问题的把握与人类有较大差距。也有人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人工智能武器的“理性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但是,美国终究是个自大自负、好战好胜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极怕战争死人、第一个提出“0死亡战争”的国家。在许多美国人看来,用人工智能武装军备,既能提高战力,又能减少人员伤亡,可谓“两全其美,天作之合”。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国高层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
       人工智能武器装备使得未来战争观念焕然一新,现在战争的定义很可能不再适合未来战争。比如,现在的军事理论是否还适用于未来的非人或“超人”作战主体?人工智能武器装备时代的战争在哪里打?未来战争的主角是否完全由智能化机器人担任?战争的胜负是否取决于人工智能武器装备的水平的高低?会不会有人直接出现在第一战线上?是否还会有人伤亡流血?研究者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无人技术、生物能技术等新兴技术群已经开始为武器平台植入“智能”基因,类人、超人、强人的概念业已融入到全新作战要素之中,新形态的智能化战争“无人+智能”的模式,不仅超越了传统战争的“兵力+规模”,也超越时下信息化战争的“数据+信息”模式。
       2019年,美国政府更新发布的《国家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发展战略规划》,着重强调开发补充和增强人类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系统,认为完全脱离开人类指导检验的人工智能技术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也意味着在军事斗争中,人始终是主导,人机协作也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军事斗争中发展的方向。
       然而,所有疑问都要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解决,而未雨绸缪是最好的态度和方法。因而,尽管国际上对人工智能武器的伦理问题尚在争论不休,美军的实际行动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的认知与想象。2020年2月,美国五角大楼正式通过了在武器中使用人工智能的伦理原则。事实上,美军发展人工智能武器的决心早已路人皆知,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等紧随其后,一场回应未来战争形态变化的人工智能武器竞备早已拉开帷幕。
       04 中国是美国人工智能军备竞赛的假想敌 
       2019年底,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称中国已成为美国首要军事重点,进一步散发“中国军事威胁论”,所谓的理由是中国军费规模巨大,其“军事化”南海的行动、网络攻击能力和太空潜力不断发展,破坏了当前国际秩序。这种完全不顾事实的言论,背后透露出的信息主要就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恐慌。
       中国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谁也无法阻挡。但是,中国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飞速发展,在西方某些人看来是一种深层次的威胁。新美国安全中心“技术与国家安全项目”兼职高级研究员埃尔莎•卡尼亚近期发表《中国人工智能武器评估与美国的对策》,认为新兴技术的创新对未来战争至关重要,并提出对付中国人工智能的13个办法。美国政府不管中国在人工智能武器装备问题上持什么态度,限制和打压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会简单地只是市场和经济的考虑,也必定有所谓国家安全的理由。这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行为,是阻碍当下中国崛起和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年来,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取得长足进展。2019年初,联合国下属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中,中国和美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正如麦肯锡研究报告所指出的,中国要在人工智能和美国一争高下,可能还是面临“数据开放+人才匮乏+硬件短板”这三大挑战。首先,尽管中国的科技巨头能够通过其专有平台获得海量数据,但在创建一个标准统一、跨平台分享的数据友好型生态系统方面,中国仍落后于美国。其次,中国的研究人员在基础算法研发领域仍远远落后于英美同行,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才短缺。第三,高运算速度的计算技术是发展尖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中之重,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微晶片严重依赖进口,部分类型的高端半导体则几乎完全依靠进口,这将决定着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能否实现大规模应用。
       对于中国人工智能武器装备的发展情况,美国方面的关注表现出“高度热情”,近年来对外发布了不少相关消息。早在几年前,有媒体报道称,人工智能武器左右着各国的军力平衡,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具备了未来战争的优势。这些武器包括自动坦克和其他陆地车辆、潜艇和水面舰艇,以及轰炸机、战斗机和无人机等飞机。美国某研究机构也对外表示,引入高端人工智能的中国军队,正致力于在陆海空实现世界领先的“无人化”。美国战略专家甚至宣称,引入人工智能,提高坦克部队、海军和空军智能化是中国军方“撒手锏”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包括研发高科技武器,使中国军队在未来冲突中可以战胜更为强大的美军。但是,也有国际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在航母、潜艇、隐形战斗机等领域,美国领先太多,中国即使拼命追赶,也需要花很长时间。但未来战争的主角可能是AI,如果能够大力发展AI技术,中国就有机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不管怎样,首先得大力发展AI技术。未来之战想必是AI之战,下一场战争的主角可能就是人工智能了!

敬请关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