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600亿 杭州市印发《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 | 发布时间: 2024-07-03 | 2688 次浏览 | 分享到:
7月1日,杭州市印发《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催生头部或关键环节企业10家以上……


7月1日,杭州市印发《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催生头部或关键环节企业10家以上,引育产业链相关企业600家以上,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推进“基础网”“航线网”“飞服网”(以下简称“三张网”)建设,到2027年,建成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275个以上,开通低空航线500条以上,建成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三张网”全覆盖。

 

杭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4—2027年)

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相关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安全发展为保障,统筹推进低空交通、低空产业发展,将杭州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领军城市。

(一)低空产业能级大幅跃升。加快产业补链强链,到2027年,催生头部或关键环节企业10家以上,引育产业链相关企业600家以上,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二)低空交通网络基本成型。推进“基础网”“航线网”“飞服网”(以下简称“三张网”)建设,到2027年,建成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275个以上,开通低空航线500条以上,建成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三张网”全覆盖。

(三)低空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建立健全空域规划、航线划设、飞行准入、运行管理、空地安全等标准和规范,形成全链管理体系,到2027年,实现无人机安全运行超百万架次/年。

(四)低空应用场景丰富多元。重点打造“低空+物流”“低空+治理”“低空+文体旅”三大应用品牌,加快探索“低空+客运”新业态,到2027年,低空物流总量进入全国前5位,低空飞行量超过180万架次/年。

(五)低空试点示范成效显著。全力争创国家低空经济相关试点,推动区、县(市)开展省级试点创建,到2027年,全市创建省级试点区、县(市)3—5个,形成一批试点经验。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补链强链,建设低空产业创新高地。

1.加大低空企业招引培育力度。绘制产业链图谱,建立低空经济企业数据库。招引低空制造企业落户杭州,引导支持低空应用企业做精做强。深入实施梯度培育计划,聚力打造“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到2027年,新招引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200家以上,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家以上,“小巨人”企业2家以上。

2.加快低空产业园区建设。加大产业园培育建设力度,引导既有相关产业园向低空经济领域拓展延伸。支持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钱塘区和建德市等地,聚焦低空物流、低空数据、低空视觉、低空制造等领域,打造5个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

3.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深入实施“尖兵”“领雁”等计划,开展重大科技项目和首台(套)攻关。瞄准固定翼/多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整机研发,主控芯片、三电系统、机载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飞行控制、低空反制、通信导航等核心系统,组织实施专利导航。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双百千万”专项行动,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促进低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到2027年,累计实施科技攻关项目不少于10个。

4.打造高新高能创新载体。鼓励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等在杭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支持创建低空经济领域全省重点实验室,争取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杭州或在杭设立分实验室。到2027年,省级及以上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达5个以上。

(二)夯实“数实”基建,完善低空交通运行网络。

5.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国企带动、社会参与,加快各类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测试场、智能基站布局,建设eVTOL起降运营中心,布设5G-A网络、卫星互联网等,满足低空航空器起降、飞行、停放等功能需求。到2027年,建成公共无人机起降场40个以上,末端无人机起降点220个以上,试飞测试场3个以上,各类直升机起降点15个以上。

6.加快航路航线网络布局。依托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加快推进与省内其他城市互联互通。按照“最优布点、复合利用、最大覆盖”原则,打造服务城际、城市、城乡的“干—支—末”无人机航线网络。加快开展低空空域环境普查,构建低空数据底座。到2027年,实现市内低空航线基本成网,开通市际低空航线3条以上。

7.加快低空管理平台建设。建设低空交通飞行服务平台,为低空用户提供空域航线申请、计划申报、通信导航、情报、气象等服务。建设低空交通监管平台,实现准入审批、过程监管等功能,与飞行服务平台、上级监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信息数据动态传输,加强运行全过程监管。

(三)建立制度规范,提升低空交通保障能力。

8.构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建立军地民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统筹推进空域分级分类管理。积极推动优化航线飞行计划申报审批环节,加快推进飞行计划“一窗口、一站式”办理。

9.建立低空交通标准规范。加强低空交通规则研究,制定低空航空器飞行管理办法。支持产学研用单位参与研究和制订相关标准。积极争取国家无人航空器适航审定、检验检测等机构落户杭州,推动无人航空器适航审定与测试本地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