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无人机应用场景“碎片化”来临 商业模式探索与建设正走向成功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 | 发布时间: 2024-03-13 | 1961 次浏览 | 分享到:
无人机应用场景“碎片化”来临 商业模式探索与建设正走向成功……


所谓“应用场景”,是指为科创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创新解决方案打造一个真实的应用示范机会。无人机具备与各行业融合的可能性,尤其是与传统行业融合,优势格外突出,诞生许多应用场景。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各地区都在为无人机企业提供试飞空间,搭建大型试验场地,使得无人机企业迈过系列测试关卡,助力无人机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建设。

 01、无人机运输,逐渐开启新篇章

物流行业新可能——无人机配送在低空物流快速配送上,无人机能在城市场景中实现消费者服务,快速、实地进行货物配送,减少交通堵塞和运输成本,提供更快捷的货运服务;遇到紧急情况,无人机可实现特殊物流运输,快速运送医疗物资、药物和急救救援设备,帮助救援人员更快地发生严重事故。

顺丰、京东、菜鸟等和电商物流紧密相关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大力发展无人机业务,使物流流程效率大大提高。2023年,阳澄湖第一篓大闸蟹由顺丰无人机运出,从湖中心起飞,飞到岸边的包装中心,全程只要5分钟,但是过去只能通过依靠工作人员绕着湖步行完成,至少花费一小时。作为成都唯一的“国字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四川送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与白鹿镇、通济镇、丹景山镇合作商家试运行5条航线,填补了成都无人机物流配送的空白;无人机外卖订餐量达368单,使得外地来集镇露营的游客,在山中也可以吃到火锅等美食。

无人机在洪灾、地震等灾难来临时,承担向灾区运送物资的重任。2021年7月中旬、下旬,四川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巴中、达州、广元、南充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10多天的抗洪抢险过程中,全天候、长航时无人机曾几度从成都飞往灾区,经过数小时飞行,抵达了洪灾重灾区,从空中开辟紧急通道,运输医疗物资、生活物资,为群众解决物资短缺问题。

新型保障模式——无人机投送战场物资现代战争中,前方所需要补给的物资多处多种,除了常见医疗物资、食物、生活用品,许多军用设备零部件种类繁多,部队也不一定能带有备件,这时能快速从后方把零部件送到前方意义重大。不论军队是在海上、山地、高原等复杂等地形作战,无人机花费传统配送时间的三分之一,就能点对点直线投送到位,物资补给量成倍增加。利用无人机投送,确保了物资运输途中的人身安全,相比于运用陆航直升机,即使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无人机也可以自主起降,完成飞行。

交通出行的变革——eVTOL使用无人机作为空中工具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热点,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提供安全、自主、无人驾驶的无人交通工具,二是通过利用更直接的出行路线、避免交通拥堵,来提供更快的方式。而eVTOL就是主要解决人口密集的城市空间内、城郊及城际点对点的空中运输,在拥挤的城市内、城郊、都市圈进行短程通勤时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如可从成都市从主城区向资阳、双流、彭州等区域四面辐射,通过eVTOL实现快速联通,加强成都与周边地区的交流。

据公开数据统计,全球在已研发eVTOL适航阶段产品的企业已经达到50家。除了亿航、Joby、沃飞长空等创新型企业在专注eVTOL外,国外如谷歌、马斯克(SpaceX),国内如宁德、吉利、中国商飞等都在积极布局。2023年亿航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通过适航审定,标志着全球首张eVTOL TC在中国诞生,也是全球eVTOL事业及载人无人驾驶航空事业的一个重大突破。而小鹏汇天、峰飞航空、时的科技和沃飞长空等eVTOL公司,按计划均将于2024年获得适航认证,2024年将成为全球eVTOL适航认证高峰期。

 02、要实现无人机大规模顺利高飞,仍是荆棘满途

使用无人机技术进行物流配送对消费者的安全和是一大挑战。高端客户对于配送风险的厌恶,导致由于技术不成熟造成一旦事故出现,将会严重打击公司无人机业务的发展。随着炸机事件的频频曝光,无人机的安全性仍无法消除大众担忧。对此,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处长陈广承认为“目前无人机管理,安全是唯一的目标”。设想城市中漫天都是无人,空中除了有物流无人机,还有交通监管、物流、通信等多种无人机在同时工作,目前的技术是否能多种不同工种的无人机同时在空中工作而不产生碰撞。

使用无人机可能会侵犯到居民隐私。有许多人会担心,需要 GPS 跟踪来准确定位和人脸照片识别交付产品的无人机会不会窃取到居民的隐私。无人机在城市高空工作时难免会在居民楼穿行,无人机上的搞清摄像头对拍摄到居民的住宅内部信息该如何处理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要实现无人机规模化代替人力的成本高。首先无人机用于物流可能会造成更多基础设施的建设。无人机要进行货物配送,就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提供其起落,这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其次,无人机配送应急物资是必要的,而无人机只是在城市环境配送普通货物如餐食、咖啡、文件等普通,配送价值是否可以覆盖运输成本。同样的对于 eVTOL 来说,若是运营成本过高,那么能接收最后使用价格的群体也绝对是少数,难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03、试飞基地是无人机起飞的可靠性试验“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