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数据
生产商 以色列IAI公司
长 2.5米
翼展 3米
通信距离 200千米
雷达反射面 <0.5平方米
最大速度 417千米
作战范围 1000千米
留空时间 9小时
升限 4600米
武器 23千克战斗部
圆概率误差小于1米

哈洛普无人机
述评
一是无人机起到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作用。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运用攻击型无人机有效扭转了战局,特别是无人机相对于地面坦克群、炮兵阵地展现了降维打击的强大战斗力。无人机展现出的作战效果与作战潜力,引起了各国对无人机作战运用的高度重视,对颠覆未来作战样式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防空体系力量是应对无人机攻击的重要手段。纳卡冲突的第二阶段, 无人机作战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正是缘于亚美尼亚薄弱的防空力量。虽然亚美尼亚军队拥有少量S-300PS、“山毛榉”等中远程防空导弹,但主要用于首都防空,无暇顾及纳卡地区。纳卡冲突的第三阶段,俄罗斯介入冲突,运用“克拉苏哈-4”电子战系统击落无人机,形成了对无人机的有效压制。
三是无人作战运用是推动无人装备体系建设的关键抓手。无人作战力量在纳卡冲突中得以发挥关键作用,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多次运用中不断演进的结果。
二 美军无人机成功实施斩首行动
2020年1月3日,伊拉克人民动员力量的高级将领到达巴格达国际机场迎接到访的伊朗特种部队高级指挥官苏莱曼尼少将,一行人乘坐两辆丰田SUV离开机场,美军MQ-9无人机突然发动袭击,MQ-9共发射4枚导弹并击中两辆座车,造成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少将和伊拉克民兵组织“人民动员组织”副指挥官穆罕迪斯等5人身亡。
MQ-9无人机
MQ-9无人机(MQ-9 "Reaper",又译“死神”、“收割者”),是一款由通用原子航空系统为美国空军所开发的无人机。MQ-9也是世上第一种专为长时间进行高空侦察任务而设计的武装无人机。
美军MQ-9于2007年10月28日在阿富汗乌鲁兹甘省德赫拉乌德地区首次发射了地狱火导弹,并成功击杀了当地的武装分子。2020年1月3日凌晨,美军在巴格达国际机场发动了空袭,MQ-9发射地狱火导弹将两辆SUV炸的粉碎,苏莱曼尼当场阵亡。
技术数据
制造商
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
人员 2名地面人员操作
降落方式 跑道
起飞方式 跑道
发动机 盖瑞特/汉威(Garrett/Honeywell)TPE331型涡桨发动机,可输出900轴马力。
油载 1815 公斤
长度 11 米
翼展 20 米
高 3.8 米
空重 2223 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 4760 公斤
升限 15 千米
作战高度 7.5 千米 (25,000 英尺) [168]
续航时间 28 小时 (满负荷续航能力14小时)
作战半径 1852 公里
无武装续航距离 5926 公里
载重 1700千克
最大航速 482 公里/时
巡航航速 276-313 公里/时
传感器
AN/APY-8 Lynx II 雷达
AN/DAS-1 MTS-B光电侦搜仪
SeaVue对海搜索雷
武器
6个武器挂架(680千克置于两个机翼内侧武器挂点;230至270千克置于两个机翼中部武器挂点;68至91千克置于两个机翼外侧武器挂点)
最多可同时携带4枚AGM-114地狱火导弹(Hellfire)及2枚500磅(230千克)GBU-12“铺路二型”激光制导炸弹(Paveway II)。除此之外,未来还将具备装载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以及AIM-9响尾蛇导弹的能力

MQ-9无人机
述评
一是情报侦查。美军利用线人、电子设备侦听、侦察机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准确获得了有关苏莱曼尼的高度机密信息,对苏莱曼尼的一举一动早已严密监控,然后由美军联合特别行动指挥部共同执行空袭任务。
二是火力打击。斩首令下达后,美军部署的无人机迅速升空,当车队行至机场外机动车道时,激光制导“地狱火”导弹从天而降,两枚导弹击中苏莱曼尼的专车。
三是战场评估。苏莱曼尼当场被炸得粉碎,只能根据其平时佩戴的戒指辨其身份。
四是善后行动。斩首行动后,美军明确将向中东地区增兵3000人,多艘舰艇驶往中东地区,并加强中东地区美军的警戒级别,同时将伊朗52个目标列为打击目标,打击行动和善后行动连接非常紧密。此次刺杀行动只是一瞬间的事,从上级下达击杀命令,到一枚AGM-114海尔法导弹从上万英尺高空直奔目标而去,只持续数秒钟,是真正意义上的秒杀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