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新闻聚焦
行业技术
首页  >  新闻聚焦   >  行业技术  >   详情
工信部、科技部等印发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支持无人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重点空天应用场景示范建设
来源:工信部网站、北京市政府网站 | 作者:通航圈 | 发布时间: 2024-04-29 | 4200 次浏览 | 分享到:
工信部、科技部等印发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支持无人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重点空天应用场景示范建设……

支持相关企业在空天科技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9.建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贯通机制。以重大科技项目群为载体,形成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的机制,建立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机制,促进国家实验室、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协作融通。支持北京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探索形成具有特色的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发现和培育机制,加速畅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通道。加大对非共识项目支持力度,完善目标导向型和自由探索型科技项目的分类评价制度。对于财政支持的基础研究项目,在中关村探索逐步扩大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包干制”试点范围,建立更加灵活的项目监督和考评机制。

三、建设世界高水平人才集聚地

聚焦高能级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全面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四)打造高能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10.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支持发现、培养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的科学家,加快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深入实施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杰出青年人才计划、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项目,加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扶持力度。

11.集聚高层次产业领军人才。聚焦中关村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产业人才创新基地。深化新工科建设,支持高等学校、企业围绕高精尖急需领域联合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推动工程师专业能力国际互认,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和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化、国际化水平。

12.集聚高活力创业人才。依托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吸引海外人才在中关村开展创业活动。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打造硬科技创业深度孵化平台。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建设,汇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搭建创业项目展示交流平台,支持举办创业加速营、创业大赛等活动,发现和培育一支活跃的青年创业者队伍。针对连续创业者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建立创业导师资源库,为创业人才提供创业指导与支持。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设立创业管理专业,推动创业人才产学研联合培养。

13.集聚多元化科技服务人才。鼓励国际知名科技服务机构、硬科技孵化平台、风险投资机构等落户中关村,集聚知识产权人才、产业投资人、技术经理人等国际化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人才评价使用机制,试点开展科技服务人才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加快集聚一批既懂市场又懂技术的科技服务人才。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专业和知识产权学院,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及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深入实施“朱雀计划”,建立专业化科技项目经理人队伍。

(五)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14.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聚焦中关村创新发展需要,加强基础和关键领域人才培养。支持未来技术学院为企业人才提供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医学等领域的教育和培训。完善高等学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制度,推行“双导师制”,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为硕博士研究生配备学术导师和产业导师。

15.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施全球顶尖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毕业生引进“直通车”制度,对国内“双一流”高校、国际知名高校重点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外籍毕业生来华创新创业的,可申请私人事务类居留证件。

16.支持人才在科研界、产业界自由流动。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完善流动人才社保接续政策。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企业科研人员按规定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研究员。推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按规定到产业人才创新基地兼职,试行更加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取酬政策。

(六)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服务体系

17.加快推进中关村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持续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优先将园区内住宅用地用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科学家社区、青年人才公寓等租购并举、租售衔接的住房保障服务。重点提升“三城一区”、城市副中心、朝阳区等区域教育和医疗国际化水平。加快完善园区学前及义务教育基础设施,推动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消费、文化等便利化基础配套设施布局,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

18.提高人才便利化服务水平。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为高层次人才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家属就业提供代办、团办服务。试点外籍人才出入境服务改革,优化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工作类居留许可证审批管理。推进人才服务数字化改革,建设国际化多语种一站式人才服务网站。

四、培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

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主线,加快培育中关村地标型企业和世界级原生企业,发展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群体,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七)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19.实施中关村科技领军企业旗舰行动。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机制,在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装备、医药健康、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培育核心技术能力突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强的科技领军企业。聚焦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加强专业化跟踪服务,给予精准支持,推动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