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新品推荐
新品推荐
首页  >  新品推荐  >   详情
光伏巡检3.0时代,无人机还可以做什么?
来源:星逻智能 | 作者:SKYSYS | 发布时间: 722天前 | 1357 次浏览 | 分享到:
星逻智能自主研发的星逻驭光光伏AI巡检软件发挥出了显著优势,借助无人机“非接触式”的特点……

近期,国内疫情起伏不定,导致许多运维人员不得不选择居家隔离,日常巡检被迫中断。在此情况下,星逻智能自主研发的星逻驭光光伏AI巡检软件发挥出了显著优势,借助无人机“非接触式”的特点,协助运维人员进行远程作业,打造无人机“无人化”3.0时代。 

 

当前,为有效发展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双碳”已然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国内各界依此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光伏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得力“干将”之一,成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一环,是践行“双碳”目标的贡献者,为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供给方向。随着光伏电站的开发与迅速铺开,光伏电站的精细化运维也提上了日程。

了解更多资讯  长按添加专属客服

 

无人机巡检三世代

1.0时代:人工巡检

光伏电站一般设置在海拔高,光照充沛的山顶、草场,或设置在水域助于渔光互补,人工巡检由于地势复杂,加大了通勤的难度,人身安全也无法保障。以一个40MW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为例,2名巡检人员手持设备将检查完所有的组件需8-10天时间,巡检效率极低且难以保障巡检质量。

人工光伏巡检

 

2.0时代:飞手+无人机巡检

在无人机进入光伏巡检之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1.0时代人工巡检的强度,飞手通过操作无人机实现高空作业,免除了工人巡检跋山涉水。但是飞手+无人机的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人机的飞行半径,飞手只能通过转换现场来延长距离。同时,飞手需具备专业技能并与巡检现场进行磨合,由于飞手的水平不一,得到的巡检结果也不尽人意,工作人员数据整理困难,维护效率低。

手飞无人机巡检


 

那么如今进化到3.0时代的无人机,又给光伏巡检带来了什么?

3.0时代:云端“无人化”巡检

由星逻智能带来的星逻驭光光伏AI软件将无人机带入真正“无人化”的新时代,为光伏电站带来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

登录界面

 

针对于光伏场站的特殊性,星逻驭光具有自动建模的功能,支持光伏电站二维地图和三维模型的构建,用户可基于场站的三维模型进行任务规划。

场站建模与ID组串分割

 

星逻驭光作为一款独立软件,实现了与无人机机库解耦,无人机可承载软件进行日常巡检,工作人员通过Web/Pad多种形式可视化调度及管理终端进行多航线任务规划,实现无人机的一键起飞和远程调度,无人机可实现自动飞行、自主避障、断电续飞、5G联网等功能,无需现场操作即可知悉光伏电站状态,效率相比于人力提升10倍。

航线任务规划

 

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通过搭载的可见光+热成像相机对光伏场站进行实时监控,对光伏面板进行垂直拍摄,避免因过曝影响检测结果。基于此,星逻驭光对光伏面板的缺陷进行AI智能识别,不论是点斑、带状热斑点、空载,还是缺失、阴影,二极管故障,星逻驭光都能轻松拿下。

双光检测+AI识别

 

由于两种相机检测到的图像不同,星逻驭光将两种图像中检测到的缺陷信息及位置信息进行双融合,进行故障查询,对不同的异常缺陷类型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并定位,将位置信息即时发送到指挥中心,并将缺陷报告导入至移动端,帮助运维人员巡逻查看与故障热斑的相对位置,快速准确查找组件。

检测进程

 

最后,星逻驭光支持输出多种格式的检测报告,方便用户进行查看。通过对缺陷进行分类统计,从多个维度进行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对光伏面板缺陷的共性问题提出建议,为日常运维打好“预防针”。同时,星逻驭光还实现了开源,为用户的实际配置切身着想,给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灵活适配的光伏巡检服务。

星逻驭光作为一款无人机光伏巡检软件,从无人机自动化科技角度切入新能源发展的实践,为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保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做出贡献。

落地项目集锦

 

上海

 

江西

 

内蒙古

 

浙江

星逻项目现已落地全国,通过自主研发的科技协助用户实现无人机的常态化运维,将高空作业与AI科技的优势作用到场景的实际需求当中,打造多元、灵活、高效的云系统模式。

项目落地全国

 

目前,光伏产业逐步向精细化运营发展,未来,星逻智能将会在更多光伏项目上落地,星逻智能也将针对不同的场景将软件进行改良升级,实现与各类场景的适配,为助推生态效益最大化打出一记“科技+能源”的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