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机时代,谁掌控了天空,谁就握住了未来的钥匙——但钥匙的密码,是技术、应用与规则的三角平衡。
中国巨无霸无人机将首飞 碾压欧美 外媒:封锁了个寂寞?
据西安发布消息,目前“九天”无人机 04 架机已完成机体结构装配,正在进行系统安装与测试等工作。预计今年 6 月底完成无人机首飞任务。
据介绍,“九天”无人机由西安驰达飞机零部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承制,飞机翼展达 25 米、最大起飞重量达 16 吨、最大载重 6 吨,是下一代新型大型无人机,填补了我国灵活配置重型无人机市场空白。
辣评:“九天”能打破欧美在重型无人机市场的垄断,“灵活配置”特性满足物流、救灾等市场刚需,但挑战在于商业化落地——成本控制、适航认证、应用场景拓展缺一不可。大块头更需大智慧,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

700MHz频段+5G无人机!一夜覆盖72公里,信号再无盲区
广东广电成功实现 700MHz 频段 5G 应急无人机全国首飞,相应无人机搭载的 700MHz 频段网络在通信方面有一定优势。
该无人机在广电 5G 700MHz 网络下,语音和短信业务全程表现良好。无人机在 4 千米高空、盘旋半径 4.8 公里时,RSRP 达-92dBm 左右,信号覆盖约 72 平方公里,综合性能是常规应急通信方案的 2-3 倍。据介绍,相应 700MHz 频段组网成本低,覆盖广、穿透力强,可谓通信“黄金频段”,能够保证语音和短信业务畅通。
辣评:700MHz频段覆盖广、穿透强、成本低,与无人机结合,开辟了应急通信新赛道。测试中72平方公里覆盖、4千米高空稳定通信,证明其灾害救援中可替代传统基站。但规模化应用需解决续航、空域协调等问题。当5G插上翅膀,信号盲区将成历史。

南京“黑飞”识别系统:让“黑飞”无处遁形
南京市公安局发文,宣布南京江北正式引入无人机“黑飞”识别系统,利用无人机识别基站与便携式“肩灯”呼叫器帮助民警快速定位“黑飞”操作者位置。
据悉,相应无人机识别基站可获得空域中黑飞无人机的 ID 号、经纬度位置、速度、高度、飞手位置等信息,同时将相应信息推送至警方的“低空卫士 App”,在地图上精准呈现飞手位置,据称“能达到 1000 米左右的有效侦听范围”。
辣评:南京的无人机监管系统通过基站+App的实时定位,实现了“精准到飞手”的执法升级。1000米侦听范围虽有限,但结合“肩灯”呼叫器,形成了空地联动。但需注意技术如何应对反侦测手段(如伪造ID),同时监管“网”织得更密时如何在隐私权与公共安全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