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最新直播
首页  >    最新直播  >   最新直播  详情 
谁能率先跑过“生死线” 低空飞行器的技术瓶颈仍然存在

技术层面,安全是低空飞行器真正的“生死线”。“在实际的飞行器研发阶段,一个小小的零部件改动,都有可能涉及整个飞行的平衡和安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低空航空器适航验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闫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电池的稳定性、电机重量等多个方面来看,低空飞行器的技术瓶颈仍然存在。

“有的飞行器电池和电机加起来占整机重量的50%,有效载重却只有最大起飞重量的40%。”闫峰说,对于当前的载人飞行器来说,提升重量分配效率和可靠性是飞行器安全性提高的关键。“理论上来说,航天器想要实现商业载客,必须保证飞行器在单电机失效的情况下,仍然能安全起降。”

技术和安全的保障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撑。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兼品牌总监徐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时的科技旗下的eVTOL已经在通用测试基地飞了超过500架次。“只有积累足够多的飞行数据,公众和监管层才能真正建立信心。”

抢占出海市场

“不出海就出局。”这是徐安常常说的一句话。对于eVTOL厂商来说,低成本的制造供应链和快速迭代的技术优势,让中国制造的eVTOL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对于一些高客单价的产品来说,中东等市场的受众接受度会更高一些。”深圳翱翔天际科技创始人罗科迪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自己公司的eVTOL的定价在2600万左右。“在行业发展早期,如果能够尽快与目标客户沟通,有助于我们有更全面的市场洞察。”他向记者解释,和汽车制造不一样,低空飞行器的研发必须从一开始就和产品定位深度匹配。

在研发初期,低空飞行器必须考虑力矩平衡,在配重上做好规划,后续还需要在结构、飞控、气动设计等环节进行配套研发,“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匹配的状况,再进行调整的成本就太高了”。罗科迪说,锁定意向订单,对于低空飞行器后期的研发和制造都有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一位国内主机厂商的市场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的电动飞行器在成本上有极大的优势。“和欧美同类型产品相比,取证的成本可能只有它们的二分之一,叠加供应链优势,国产eVTOL的报价可能比海外市场同类型产品低30%左右。”

这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中国主机厂商快速锁定了海外的“金主”。去年年中,亿航智能与阿联酋迪拜政府合作,开展eVTOL城市空中交通(UAM)试点项目,测试载人eVTOL在短途运输中的应用,主要用于连接迪拜市中心与周边区域。时的科技也在去年11月和海外战略合作伙伴Autocraft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拓旗下E20 eVTOL在阿联酋低空旅游市场中的布局。

“我们希望在新兴市场抢占一个身位,为后续的发展打好基础。”上海御风未来飞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盛亮也透露,公司的订单产品已远销至中东等国家。低空经济的发展周期很长,尽管规模化的商业部署还有一段时间,但提前瞄准目标市场以优化产品,是推动后续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