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国防科技
首页  > 新闻聚焦 > 国防科技  >  详情 
问鼎人类终极能源中国人在奔跑——中国环流器二号 M 装置建成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盛安陵 | 发布时间: 2020-12-30 | 1008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万物生长靠太阳。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能量来自太阳,而太阳的能量则来自核聚变......

       那么,核西物院为什么会选择迈出跨越式发展这一步呢?ITER 计划实施后,中国核聚变如何发展成为了摆在刘永等中国核聚变人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当时,HL-2A 已经难以满足核聚变研究的要求,他们亟需性能更高、参数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媲美的平台做支撑。“当然,参数越接近 ITER 越有利于中国在全球核聚变领域发挥作用。但是,这是对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工业制造能力一项严峻的考验。”刘永回忆道。
       在前 ITER 时代,参数很低的装置显然没有必要建造;但是对于建造参数高的装置,中国技术积累够不够,是否具备建造能力,人才是否有支撑,经费是否能保障,成为一长串问题。决策保守,没有创新性,价值有限,难以前进;决策冒进,我国工业基础难以支撑,风险太大。如何平衡和把握先进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大家反复讨论的焦点。但专家们最终的意见是:跳一跳,够得着。
       刘永再次强调说,中国聚变研究不能只等ITER。中国全方位参与 ITER,但也必须要有自己的研究计划,为此必须要有 HL-2M 这样能与国际一流比肩的装置和平台做支撑。
       让刘永等人庆幸的是,此项认知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我国聚变研究领域的广泛支持。HL-2M 于 2010 正式批复立项。
       当然,在 ITER 计划执行中,中国始终恪守国际承诺,相关企业和科研人员勇挑重担,与国际同行齐心协力,为计划的顺利推进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今年 7 月 28 日,在 ITER 计划重大工程安装正式启动仪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并表示中国愿继续同各方加强科研交流合作,合力突破重大关键科学和技术,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为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
       为人类核聚变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十年弹指一挥间。在这闪烁的电光之间,十年里的画面一幕幕浮现在大家眼前。
       为了成功制造 HL-2M 关键核心部件真空室,建造人员冉红数次腰疾复发,她都强忍着坚守制造现场,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和难点,连续克服了数个技术瓶颈;同为建造人员的宋斌斌,累计驻厂近 5 年,连续3年放弃国庆假期和高温假,坚守制造现场,即使车间高达 40℃以上,挥汗如雨的他也未曾离开;为了中心柱安装万无一失,线圈组负责人刘晓龙带领团队成员反复讨论,一个月内做了十几个方案,反复验证, 甚至整个团队放弃了 2018 年整个春节,在现场苦战整整 3 个月;装置工程联调是装置放电前的关键环节,需要上百个系统同时调试并达到运行条件。联调协调人季小全一边组织团队讨论调试方案和计划、一边组织专家讨论解决技术难点,晚上还要协调各外协厂家加班加点赶进度,经常晚上最后一个走……
       为了实现“跳一跳、够得着”,HL-2M 中的不少材料和工艺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可以说,从装置的前期调研、设计到建造、安装,核西物院 HL-2M工程项目的科研人员、设计师、工程师和管理团队300多人都不断在向极限挑战。
       刘永说:“的确,现实情况比起初预想要困难得多,但是我坚信我们能够成功,因为我们具备这个能力和水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建设 HL-2M 装置过程中,核西物院联合国内多家研制单位,在装置物理与结构设计、特殊材料研制、材料连接与关键部件研发、总装集成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实现了可拆卸线圈结构,增强了控制运行水平,提升了装置物理实验研究能力;攻克了高镍合金双曲面薄壁件大型真空容器模压成型和焊接变形控制等关键技术;掌握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异形铜合金厚板材制造成型工艺,实现了高强度膨胀螺栓组件的自主国产化;研制成功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内首台大型立轴脉冲发电机组。
       刘永说,HL-2M 装置的建成,为开展堆芯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提供了硬件平台,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核聚变能源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未来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但他冷静地说道,ITER 计划是实现聚变能应用的关键一步,要实现聚变能的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几代核聚变人接力奔跑。核西物院将依托 HL-2M 这一先进平台,培养并储备一批核聚变领域年轻的技术研发人才与团队,为人类核聚变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工程师在做磁测量线圈定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