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国际视野
首页  >  国际视野  >  详情 
从神话传说到辉煌呈现——“嫦娥工程”立项前后
来源:国防科技工业 | 作者: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直属机关党委原巡视员 | 发布时间: 2021-03-29 | 27336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神话到现实,“嫦娥工程”--它既体现了华夏儿女华赡沉厚的追天梦想,也将寄托着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的理想追.....
      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传承的华夏大地早就流传着“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等古老而美丽的神话传说。“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自古以来,中国就对碧空玉盘有着无数美好的遐想。全世界都知道,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奔向月球的嫦娥是世界上最早住进蟾宫里的天仙,并从远古一直“活”到了今天。由此也产生了一个国际宇航界有趣的笑话。
      据说在联合国讨论通过《月球协定》之前的某次国际宇航界会议上,当时任中国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对另一位古老文明发祥地的同仁介绍“中国很早就有一个人到了月球上生活,而且是位女性”时,安理会另外四常的航天局局长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感到前所未闻,非常好奇。栾恩杰微笑着告诉他们,“这位中国女性的名字叫--嫦娥”!所有的与会代表先是一片惊愕,倾刻间又是一阵热烈的欢呼和掌声。“嫦娥!嫦娥!你们中国人太有智慧、太富有想象力了!”他们嘴上虽然这样讲,但安理会另外四常的航天局局长们当年并不相信中国人会有这样的能力。他们认为,一个落后的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嫦娥奔月”只会是神话之梦想。所以,在联合国通过的《月球协定》中,宣布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全体人类的共同财产”的同时,还强调了“谁先利用它,谁就将率先获益”的规则。也许正是从那一刻开始,在中国航天局局长栾恩杰的心中,就已经把中国未来的探月工程定名为“嫦娥工程”。
       从神话到现实,“嫦娥工程”--它既体现了华夏儿女华赡沉厚的追天梦想,也将寄托着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1. 两次提出的方案都没有得到批准   
      历史不会忘记,1990年,日本成功发射了一颗小小的月球探测器。消息传来,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便给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打电话,关切地询问研究院是否可以组织一下探月的论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就此安排了研究。 

图片版权请勿盗用
      不久,航空航天部也召开了探月专题讨论会,从技术上探讨探月的可行性。此时,恰值发射通信卫星的长征3号甲火箭正在研制之中,于是设计人员便想到利用首枚火箭试验发射的机会,来进行探月的尝试。他们的设想是,让首枚长征3号甲火箭发射一个有意义的金属物体到月球上去。这个取名为“探月1号”的物体之所以“有意义”,主要是指物体上面将绘有中国国旗。一旦它到达月面,就相当于在月球上贴上了“中国标签”,并永远地“烙刻”在月球上,可以毫不含糊地表明,中国人已经触摸了月球!这是多么扬国威、鼓志气的事儿啊。但这个美好的设想最终没能付诸实施。
      1995年,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过程中,又有一次机会来临了。国防科技工作者不甘冷却的月球梦,再度萌发并燃烧起新的激情。发射神舟飞船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将在1997年左右进行一次发射试验。研制人员提出,利用运载火箭的试飞机会,往月球上发送一个具有简单功能的月球探测器。作为一个标志,表示中国有能力发射探测器到月球上去。大家甚至设想,如果用记忆合金在月球上展开一幅有中国大陆和台湾诸海岛的地图,那该是多好啊。这个颇带政治热情的设想,很快便形成文字上报中央,但这个设想最终也没有付诸实施。
      为什么接连两次提出的方案都没有得到批准呢?答案很简单,除了地月远距离测控能力不足等技术原因和经费问题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提出的探月方案没有明确、系统的科学目标和工程目标,也没有如何实施的阶段性和长远发展的连续性。业内人士深知,每一个国家重大工程专项通常要分为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工程目标是最艰巨的,即把所有的科技研发设计具体地转化为工程技术,并将航天器发射上天,在外层空间顺利运行开展工作。而科学目标就是指航天器上天后应该并能够开展科学探测活动。为此,此时已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的宋健同志给中科院长期从事月球研究的欧阳自远写信,鼓励科学家们开展我国月球探测发展规划、方案设计和科学目标的研究,专门嘱咐欧阳自远“月球探测一定要有明确的科学目标”。
      从热情的追求到理智的思考,月球探测的早期论证在经历了两次反复后变得更加务实了。中国航天有关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我们为什么去月球”、“我们去月球干什么”“我们怎样去月球”等问题,迈出了详实论证的步履。1995年,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提出并下达了“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课题。
      参与论证的专家学者们经过一年多的论证工作,形成了第一套比较完整的论证报告,其中包括《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报告》《月球卫星技术方案可行性研究》《月球卫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等。他们通过分析国外月球探测活动发展状况,研究了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阐明了我国月球探测任务和第一阶段绕月探测的科学目标,论述了我国已经具备的条件,提出了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甚至描绘了第一颗月球卫星的设计方案。他们在论证报告中写道:“我国在航天三大领域(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中,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只发展了两个领域,深空探测仍属空白。开展月球探测活动不仅能壮国威,提高民族的凝聚力,了解月球,深化人类对地球、太阳系以及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的研究和认识,而且月球上丰富的资源将是各国解决能源危机必争的对象,在未来空间资源的分享中,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不能不考虑自己的月球权益。”
      报告还写道:“我国已经掌握卫星技术、运载火箭技术、测控技术和发射技术,我国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卫星技术研制队伍和空间科学研究队伍。我们对月球探测器和月球科学跟踪研究了多年,因此,我国开展月球探测活动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栾恩杰回忆:这些平时富有涵养、温文尔雅的科学家们甚至有点激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月球的战略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远在南极之上”。他们豪迈地向栾恩杰提出:“拿出当年进军南极的气概,尽早加入月球国家的行列。”
         2. 正式开始规划论证月球探测工程     
      历史的机遇随后扑面而来。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 作为航天工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决定加大航天应用的力度,正式开始规划论证月球探测工程,填补空间科学的空白。笔者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中共国防科工委党组第一次理论学习会上热烈讨论的场景,和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激情讲述的故事。

图片版权请勿盗用
      金秋十月,中国科学院在香山举行的一次科学会议上,与会的空间科学家们向参加会议的栾恩杰尖锐地提出:我们有世界上一流的空间科学专家,可是我们只能用国外科学家用剩的二手资料作研究,总是在别人领先发布研究成果后,才能在别人研究的缝隙中寻找研究机会,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探测计划?作为一个航天大国,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第一手资料呢?科学家们热切地呼吁国防科工委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要勇立潮头,拿出实际举措,加大对“深空探测”处女地的开发。
      栾恩杰还拿出宋健同志赠送给他的那本厚厚的关于月球探测的英文著作,表示永远不会忘记老领导宋健对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关心备至。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党组书记刘积斌翻阅宋健在书中写满了的密密麻麻的批注,深情地说,由此可见宋健同志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也表明了老一辈科学家和领导人对我国探月工程寄予了多么殷切的希望。我们国防科工委尽管成立伊始,作为国家航天工业的主管部门,就应该担当起制定“中国航天发展规划”这一重大责任,就应该出现在月球探测规划论证的前台。我们要以高效的管理、有力的措施,迅速组织精兵强将扎实推进探月工程的论证。
      作为专家型官员的栾恩杰坦言,党组把这样一个重大任务交给自己,他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他讲,有一个问题始终在大脑中萦绕盘旋,中国的航天事业究竟应该包括些什么?今后十年、二十年中国航天的发展蓝图应该怎么绘就?尽管目前心中并不是非常清楚,但是,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如果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如果没有勇于探索、协同攻坚的精神,如果没有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就不会有中国航天的辉煌未来。
      栾恩杰和他的同事们认为,中国航天经过50年的发展,从初创时期的白手起家到“两弹一星”,从应用卫星到卫星应用,再到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次创新。航天宽阔、开放的领域早已突破了“航天技术”的狭义概念,现在应该不失时机地提出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三大领域的“大航天”概念。
      2000年11月22日,我国政府首次公布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明确了近期发展目标中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栾恩杰和他的同事们把空间科学纳入“大航天”之中,表达了中国航天人进军月球、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雄心,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人类发展应有所贡献的壮志。在这里,中国航天领域的战略家们,以远见卓识的目光和“大战略”思维,开始谋划中国航天飞向深空、探测月球的美好远景;开始考虑推动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活动,并通过重大工程来带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3. 推动探月工程早日立项  
      世纪之交,当中国的飞天梦想--载人航天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之时,国人深知,进行月球探测将是我们必须选择的前行方向,实现月球探测将是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只有掌握了月球探测技术,才能算是迈开了走出地球的第一步,才能为走向深空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开展月球探测也有利于维护我国月球权益,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
      经过缜密思考和长期研究,科学家们对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也基本形成了比较清晰、统一的认识。2000年8月,中科院组织专家论证会,顺利地评审通过了“月球探测卫星科学目标及有效载荷”研究成果,这也标志着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科学目标正式确立。中国探月一期工程所确定的科学目标有4项,即绘制月面三维主体影像图,分析月球表面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球土壤的表征与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2001年1月,国防科工委在哈尔滨召开了首届深空探测会议,与会的科学家就加快我国探月工程论证、推动我国探月工程立项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探月工程得到科技界的普遍支持。2002年8月,在青岛召开了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空间局等参加的深空探测国际研讨会,栾恩杰向与会代表和科技界详细介绍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发展思路,在国际、国内航天界引起了广泛反响。这两次会议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推动工程立项作了铺垫。2002年8月,首届深空探测会议委托孙家栋院士协调构建探月工程框架。如何使首次探月科学目标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转化为现实成果,是摆在孙家栋面前的严峻挑战。孙家栋与栾恩杰一起为绕月探测工程总体方案和五大系统的确定,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实现月球探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在我国现有技术水平和有限的经费条件下,实施这一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受命之后,孙家栋院士召集了全国精干的航天工程技术人员和月球科学家,对探月一期工程--绕月探测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综合论证,这项论证是整个工程的关键。
      专家们在综合论证中,结合中国航天技术的实力,集思广益,把众多的复杂问题像剥笋一样层层剥开,然后去掉细枝末节,详尽分析,直到抓住真正的技术核心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技术思路。在众多复杂学科的论证中,方方面面都要统筹兼顾。譬如,不但要确定使用哪种运载火箭和卫星平台,还要解决怎样实现38万千米距离的精确测控,选取怎样的奔月轨道,新增测控手段能否追踪38万千米外的月球探测器等各种工程技术和理论问题;还有如五大系统及各大分系统之间的组织与协调,都是中国人前所未曾攀爬过的座座险峰。在解决这些横亘其间的最大难题时,孙家栋以他领导完成我国30多颗卫星研制工作的丰富经验,注重发扬技术民主,积极引导科技人员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善于将系统工程理论与重大工程实践相结合,终于将一个锐意创新的绕月探测工程总体方案奉献在众多两院院士面前。
      2003年3月28日至3月1日,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在北京召开了2003年民用航天工作会暨探月工程筹备会议。2003年年底,在宋健院士的推动下,中国工程院召开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院士座谈会,宋健、徐匡迪等20多位院士听取了栾恩杰、孙家栋对绕月探测工程方案的介绍,欧阳自远对绕月探测工程科学目标的介绍。一致认为,中国在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这一高技术领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工程不但可以推动我国基础学科的发展和航天技术的进步,还可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说,中国工程院将全力支持我国开展月球探测活动,协助国防科工委推动探月工程早日立项。
         4. 启动探月工程   
      探月是破解生命起源、也是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和探索未来领域的重要环节。到2004年1月绕月探测工程申报国家立项之时,众多的国防科技工作者已经足踏实地地为推动工程立项做了大量科学、缜密而细致的准备工作。同时,这些工作得到了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大力协助,以及全国科技界的广泛支持。
      2004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二,是一个值得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重大印记的日子。这一天,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准了国防科工委、财政部《关于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请示》。经过近40年的研究,近10年的酝酿,绕月探测工程终于得以立项。随后,“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正式命名为“嫦娥工程”全面启动。这项工程计划将月球探测分成“绕”“落”“ 回”三步来完成,即“绕(绕月)、落(物体登月)、回(物体登月并采样返回地球)”三个阶段。完成了这三个阶段的任务以后,中国再考虑实施载人登月。同年,栾恩杰受命担起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的重担。他邀请老朋友孙家栋院士和欧阳自远院士加入,三位白发老者组成了中国探月工程的“三驾马车”。

图片版权请勿盗用
      国家决定正式启动探月工程的第一步,即先派出环绕月球飞行的探测器对月球进行遥感探测,在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这一高技术领域展开中国行动。国防科工委决定,由栾恩杰担任“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由孙家栋担任工程总设计师。然后,由工程“两总”聘请欧阳自远为绕月工程应用系统首席科学家。
      75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披挂上阵,亲自操刀,很多人都替他捏一把汗,探月风险很大,一旦工程出现问题,已是“两弹一星”元勋的孙家栋曾经的辉煌必定会受到影响。但孙家栋却义无返顾,从担任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工程顾问直到嫦娥五号满载月壤归来。其间,孙家栋还担纲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的总设计师等职。
      此后,“嫦娥”探月工程的一切工作都在按照预定的计划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
         5. 中国人的探月之路  
       彪炳千秋的史册上是这样镌刻的。自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立项至今17年来,一代代国防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铺筑了中国人的探月之路。
2007年,嫦娥一号迈出了中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作为它的备份星,2010年发射的嫦娥二号承担了验证技术、深化月球科学探测的使命,不仅为落月探测验证了部分关键技术,而且超额完成多次拓展任务,为后续任务提供了支持。
       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实现了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迈出了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它的备份星嫦娥四号在“鹊桥”中继卫星搭建后则于2019年成功踏足月球背面,对这块“处女地”展开了人类的第一次探索和挖掘。任务的成功给了险峻国际环境中昂然崛起的中国以强劲的力量支撑,就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位专家也不得不万分感叹地说:“我们再也不能说中国人只会跟着干了。”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搭乘长征五号遥五火箭升空,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到达月球轨道后,轨道舱和返回舱保持在轨运行,着陆器和上升器着陆月球表面。着陆器使用机械铲和钻头收集样本,再通过上升器把月球样本材料送回地球返回舱。最终采取“跳过再入大气层”的方式,一跳出大气层就减速并降落内蒙古,探月工程三期任务如期实现。即“绕(绕月)、落(物体登月)、回(物体登月并采样返回地球)”三个阶段圆满成功。
       实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把握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嫦娥”工程自立项以来圆满完成六次探测任务。探月工程的立项与工程研制的每一步,始终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早在2002年10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详细听取了探月工程的汇报,并以他惯有的务实精神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抓紧探月工程的论证工作。”
       2005年2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一同听取了探月工程的组织及工程进展情况的工作汇报。胡锦涛再次强调了中国实施探月工程的重要意义,亲切嘱咐全体参加研试的同志,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科学管理、奋力攻关,夺取工程的圆满成功。胡锦涛还欣然挥笔,为工程题写了“嫦娥”二字。这些都给参加研制和试验的全体人员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对我国探月工程作出重要指示。2004年4月,温家宝批示道,绕月探测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要统筹规划,合理确定科学和工程目标,要充分调动和整合各方面科研资源,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各部门要精心组织,团结协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绕月探测工程任务。
       2021年2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取得的成就。
       习近平强调,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7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可喜可贺、令人欣慰。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推动实施好探月工程四期,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要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自主创新工作力度,统筹谋划,再接再厉,推动中国航天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神话传说到现实的辉煌成就,中国人向着深空探测已经迈出了坚毅的步伐。(作者单位及职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直属机关党委原巡视员)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新闻,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敬请关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