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遇阻,短板待补 构建“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的“无人农场”
来源:半月谈
|
作者:欣芷如 毛海峰
|
发布时间: 2021-04-12
|
916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农民减轻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的“法宝”....
03建立成熟规范的生态体系
针对农业无人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政府应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在优化无人机设计、研发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拓展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领域。同时,帮助科研机构将研究成果尽快向市场转化。
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无人机设计、生产、制造的技术标准。制定无人机飞行作业管理规范,建立无人机运营主体、操作人员的资质认证体系,以及无人机作业效果评价、环境风险评估等相关规定。
强化法律保障,监管服务两手抓。健全相应法律法规,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建设针对无人机活动的监管网络,明确无人机运营主体的权利保障路径和责任承担规则。简化在飞行计划和空域使用方面的申请程序,推动空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低空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
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宣传引导。应完善无人机操作人员的培训、中介、保险等社会服务体系,培养更多既懂无人机技术、又具备农业生产知识的复合型农业专业人才。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无人机技术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一旦无人机产业形成成熟、规范的生态体系,未来它在农业领域将大有可为。何雄奎说,展望未来,无人机所蕴含的传感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应用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建成“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的“无人农场”,甚至能和农产品的销售、运输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全链条产业的绿色高效无人化。
敬请关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