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普及:多旋翼无人机结构
来源:AUVSC
|
作者:高博特军工
|
发布时间: 2021-04-07
|
15960 次浏览
|
分享到: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主要分为飞行器机架、飞行动力装置、飞行控制系统、任务载荷系统几大部分....
我们前文说过,无人机最早产生二战时期。到了最近几年,有厂商逐步把军用无人机的技术转移至电子消费品的生产之上,制造出了定价较平、操作较易的无人机,最终让这一科技在消费者的市场上大热起来。那今天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多旋翼无人机的结构。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主要分为飞行器机架、飞行动力装置、飞行控制系统、任务载荷系统几大部分。
第一:飞行器机架(Flying Platform)的大小,取决于螺旋桨的尺寸及电机(马达/马达)的体积:螺旋桨的尺寸越大,电机的体积越大,机架的大小便会随之增加,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机架的材料逐步采用了轻量化的材料,例如碳纤维等。
第二:无人机的推动系统(Propulsion System)主要由螺旋桨和电机所组成,当螺旋桨产生旋转时,便可以产生反作用力来带动机体飞行。系统内设有电调控制器(Electronic Speed Control),用于调节马达的转速。
第三:飞行控制系统(Flight Control System)简称飞控,能够稳定无人机飞行姿态,控制无人机自主飞行或半自主,担当了无人机的大脑。内部一般包括了控制器、陀螺仪、加速度计和气压计等一系列传感器。正是依靠这些传感器稳定住了无人机的机体,配合上GPS导航及气压计数据,便把无人机稳定在了一定的位置和高度。
第四:遥控器(指Remote Controller或Ground Station),是地面上操纵无人机飞行姿态以及下达任务指令的传达设施。
第五:遥控信号接收器(Remote control receiver),同样也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一种红外线通讯元器件,因为其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而广受欢迎。
第六:任务载荷系统(Mission payload system ),是指那些装备到无人机上为完成任务的设备,无人机的任务载荷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扩展了无人机的应用领域,无人机根据其功能和类型的不同,其上装备的任务载荷也不同,例如可见光相机、红外相机、农业养护喷洒泵等等,不同的任务搭载装备也让它在不同的领域都可以大展身手。
航空产业可以说是我国工业生态链的高端产业,它体现了我国高端制造领域的强大能力,同时也是现代工业的皇冠。现在回想二十年前的今天,中国的飞行员王伟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而没有退缩,那一句“81192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海空卫士王伟,用生命最后的忠诚告诉我们,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从来都没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而现在中国的航空制造也走在了最前端,成为世界领先的水平。
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之迅速、应用范围之广。综合了多门学科,对我们的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从而在现阶段占据生产工业的一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