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描述
内容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首页
新闻聚焦
热点资讯
行业技术
军工天地
最新活动
国防科技
科普园地
展会预告
AUVSC联盟
联盟简介
发展历程
组织体系
宗旨任务
申请会员
联盟活动
联系我们
新品推荐
精彩视频
直播回看
近期活动
航拍大赛
品牌活动
尖兵之翼
海峡两岸航拍大赛
领先接触
仿真的力量
海鹰论坛
世界无人系统大会
企业风采
政策法规
UAVSHOP
产品
整机
载荷
配套
租赁
需求
服务支持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品牌活动
首页 >
品牌活动 > 品牌会议 > 仿真的力量 >
详情
舰载无人机的潜力有多大 探讨各国舰载无人机
来源:
军工天地
|
作者:
解放军报
|
发布时间:
2021-04-19
|
11238
次浏览
|
分享到:
各国加快了舰载无人机的研发步伐。美国海军2019年定购了38架MQ-8C“火力侦察兵”无人机,计划将其部署在濒海战斗舰上.....
在“察”方面,舰载无人机留空时间相应变长,活动范围明显扩大,配备的感知系统越来越先进,数据处理与适应能力日益提升。这一能力的增加,一方面基于无人机平台性能的改进,如发动机的升级换代等;另一方面则基于先进感知系统的广泛使用。
以德国的TANAN300无人直升机为例,它配备有高清相机、摄像机以及红外传感器,拥有上百千米的活动半径,可以装备海上雷达和敌我识别系统,据称还能在寒区和酷热环境中执行任务。
奥地利的Camcopter S-100无人直升机,采用航空重油发动机和较为先进的雷达,配备有灵敏的传感器系统,能在空中飞行较长时间,可在海上执行搜索和救援任务。瑞典的
APID 60无人机虽然自重较轻,传感器系统却“功夫了得”,可以执行航拍、搜索、监测、边界巡逻等任务。
在“打”方面,“反潜”可谓是舰载无人机的老本行之一。美国海军的QH-50无人直升机,在20世纪50年代就可投放两枚MK44鱼雷。如今,各国舰载无人机这方面的“打功”,主要体现在与其他反潜武器装备平台的融合与“联手”上。除反潜之外,近年来舰载无人机对地打击能力也颇受关注。一些舰载无人机带有多个武器挂架,挂架上既能挂载反坦克导弹,也可挂载小型滑翔炸弹,还可以通过携载发射吊舱发射火箭弹。
自主化程度明显提升。舰载无人机在发展初期,曾出现过兼有人工驾驶座舱的情形,如今的无人机大多采用封闭式结构。一些由直升机改造而来的舰载无人机,虽然仍保留有人驾驶功能,但自主化程度明显提升。借助灵敏的传感器系统、卫星导航设备、战术通用数据链和飞行操控系统,大多数舰载无人机可以实现自动巡航和遥控飞行。人工智能的融入,使舰载无人机自主行动能力进一步提升。
加拿大的Talon Amphibious无人机是一种廉价的固定翼无人机系统,除了手动遥控模式外,它仍然具备自动巡航功能。完成任务后,它可以返回出发地,借助降落伞降落在陆地或者甲板上,甚至自主降落在水面上。
以色列Aeronautics公司研制的Orbiter系列无人机,可在起飞前输入程序,以便不受干扰地抵达预定区域展开情报搜集。任务结束,无人机返回地面时还可释放气囊,保护机上的传感器设备。
功能作用不断拓展。当前,舰载无人机除“察”“打”功能外,其作用已拓展到运输、加油、通信中继平台等领域。一些由有人驾驶多用途直升机改造而成的舰载无人机,在卫星导航系统帮助下,能够携带3吨以上的物资飞行。有些由侦察直升机改装而成的无人机可用作通信中继平台,搭载网络攻防系统,使信号覆盖400千米范围内的地域。
另一些舰载无人机则采取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一个平台换用不同载荷即可执行不同任务。如贝尔公司在研的V-247“警惕”无人倾转旋翼机,采用开放式架构和模块化设计,据称可携带空地导弹、轻型鱼雷,也可搭载机载激光武器、雷达、中继通信系统以及燃料加油模块,承担起防空、电子战、空中预警和精确打击等任务。
大型舰载无人机方面,由于受到起降场地、回收方式、作战用途、体系构建、航时航程、功能效用等多种因素制约,大多数大型舰载无人机尚在研发中。
近年来,美国海军不断调整舰载无人机的定位,先是从 “长航程舰载打击平台”调整为“长航时无人加油平台”,然后又渐渐回归集加油、信息系统节点为一体的“舰载无人打击平台”。这一过程,既体现出无人机发展的多功能化趋势,也折射出美海军在大型舰载无人机定位与需求上的飘忽不定。
加拿大Talon Amphibious无人机
无人机上舰,不只是无人机“挪个窝”
当前,陆基无人机发展日新月异,舰载无人机发展相对较慢。这是因为,无人机上舰不只是无人机往舰船上“挪个窝”。除了要攻克一些和陆基无人机相同的关键技术外,制约舰载无人机发展的技术瓶颈还有很多。
环境适应性。
舰载无人机要在复杂严苛的海上环境中发挥作用,不仅要面对海上高温高湿、霉菌盐雾的侵蚀,还要能抵御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因此对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抗腐蚀能力等有很高要求,必须从元器件、原材料、设计理念、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等方面全方位突破,才能研制出合格的上舰无人机。
<
1
2
3
4
>
查看全文 »
上一篇:
美军大型空中加油机首......
下一篇:
俄罗斯正研制低成本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