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印发(附十堰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二)政企协同,打造低空智联管理服务体系。制定《十堰市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依托武当山机场运控中心,利用现有通信、导航、监视、气象、预警、反制设施设备资源,建设十堰市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无人机航线提供飞行管理、空域申请、飞行计划申报、航空气象和航空情报服务,实现各类低空无人驾驶航空器和各空域用户“一平台申办、一站式服务、一体化管理”。制定《十堰市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空域和航线审批工作指引》,划设50处低空物流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开设33条低空物流航线,打通了30个乡到村、3个汽车零部件厂到总装厂的低空配送空中通道。制定《十堰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低空管理职责分工、飞行服务和应急服务规范,实现“审、管、服”一体协同,推动低空空域从“可通达”到“可智能”的转变。
(三)应用牵引,拓展山区库区低空物流场景。开通鄂州花湖机场至十堰武当山机场货运航线,日均运输货物达20吨。官渡镇开通7个无人机寄递物流航线,最远距离配送时效由2小时缩短至16分钟。深耕即时配送、农村物流、应急血液运输、生活物资闪送、景区物资配送、汽车零部件配送等六大低空物流应用场景,累计飞行1493架次,运送物资4803件。根据12条低空物流航线监测数据,利用无人机开展配送,物流效率提升60%、成本降低约20%。
(四)政策加持,“真金白银”建设低空物流配送体系。制定《十堰市航空物流奖励补贴办法》《十堰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不超过实际建设费用的50%进行一次性补贴(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各项补贴不超过300万元,对开展常态化低空物流运营的航线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近5亿元。
二、经验启示
(一)资源要素“破壁”整合。市政府成立低空经济领导小组,组建由交通运输局牵头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负责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低空空域管理和场景应用拓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打破部门单独作战、市县步调不一、数据交换共享等壁垒,实现资源相互整合、要素优化配置、发展融合协同。
(二)产业融合“破冰”发展。直面山区城乡物流运营成本高,对地方产业服务保障作用不足等问题,探索低空物流服务地方产业新型组织模式,推进其与农业、工业、电商、文旅、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低空物流与产业链供应链双赢发展。